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,是我们党的鲜明政治底色,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现实体现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、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、尽好责。”作为纪检监察干部,我们更要忠诚履职,厚植为民情怀。赤坎区纪委监委有关领导介绍,今年以来,区纪委监委紧盯村(社区)群众的难点、痛点、堵点问题,细化清单,精准施策,以监督“小切口”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,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。
纪巡合力 村民用上“放心水”
“以前水压不稳,我家二楼要装上加压泵才能用上自来水。村里还时不时爆水管,每天一回家就为用水犯愁。”赤坎区南桥街道草苏村委会洪二村村民一边打开自家水龙头,一边感叹今非昔比,“现在可好了,水压稳定了,用水也有数了,我们通过手机就能看到用水量和水费明细。”
回访组查看水压情况
让村民们喜笑颜开的背后,是一项民生实事的有力督办——自来水抄表到户工程建成投用。
洪二村属于城中村,有近300户村民,且紧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,村内租户较多,水压不稳、计量不准等问题长期困扰该村住户。长期以来,洪二村由村集体每个月统一向供水部门缴交水费,再由村内1名抄表员根据各户自行设置的分表挨家挨户收缴水费。由于村内自来水管老化,跑冒滴现象严重,自来水损耗过大,且高楼层水压不稳定,影响村民正常生活。
2024年4月,草苏村委会启动对洪二村实施安装自来水抄表到户工程,并公开招投标。因招投标资料送审不符合要求,且各部门沟通不畅,相关问题长期悬而未决。
走访调查核实情况后,赤坎区委巡察办廉政下访组随即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,了解堵点难点,协调解决对策,推动完成该工程招投标工作。为了让村民及时用上“放心水”,下访组持续跟进监督工程进度。
下访组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,协调解决对策
本以为招投标结束便可开工,谁知道又遇到“拦路虎”。洪二村干部向下访组反映,由于该村地下供水管主管使用年限较长,施工队担心施工过程中供水管无法通过加压测试,不愿承担管道爆裂等后果,迟迟不肯开工。
农村供水事关民生,刻不容缓。下访组联系协调工程中标的水务工程公司,督促尽快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对洪二村供水管道做研判分析,确定该水管是否符合施工标准。在下访组的跟踪推动下,专业人员对村水管进行技术研判并通过加压测试,工程得以顺利施工。
抄表到户工程施工后装表情况
对工程进程缓慢等问题,区纪委监委、区委巡察办先后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,督促街道、水务公司、洪二村及时化解问题,明确责任,保证项目顺利完成,让村民用上了“放心水”。
垃圾清运 街坊回家“顺心路”
漫步今天的寸金街道寸金社区和潮州塘小区,垃圾分类亭和垃圾投放点有序布置,街道整洁舒适。说起这里的变化,往来的街坊便打开了话匣子。
“过去垃圾堆得老高了,堵了大半条路,炎热天气臭气熏天。”“垃圾清运不及时,污水流得满地都是,臭得我们都不愿意从那路过”……
说起过去,居民的话语中满是“不堪回首”;谈到如今,他们眉目舒展、满脸笑意。老街坊钟姨由衷感叹道:“大大小小的环卫车一天过来好几趟,环卫工把边边角角都清理干净。说真的,现在无论出门还是回家都舒服多了!”
人居环境整治是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组成内容,也是扎实做好民生,促进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。寸金社区推进垃圾治理背后的故事,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很好注脚。
群众呼声就是“第一哨声”。为了解决垃圾堆积的问题,赤坎区寸金街道纪工委联合相关部门,到群众反映问题较大的垃圾投放点蹲点调研,发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,垃圾清理运转不及时,垃圾投放点和收集站的垃圾桶等配备不足,部分群众卫生意识不强。
在寸金街道纪工委的推动下,街道相关部门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,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,共组织宣传活动20次;社区建设办与区环卫处主动对接,协调解决好垃圾投放点、垃圾收集亭等问题。
寸金五横路路边和潮州塘小区垃圾堆积成山
整改后的情况
如何建立常态化机制,让辖区卫生治理更有序?街道纪工委统筹辖区内垃圾清理存在问题,集中火力推动问题解决:一是将辖区内原来露天投放点位改造升级为垃圾分类亭,化解垃圾堆积;二是增设建设垃圾投放点、垃圾收集亭,解决居民投放垃圾的困惑;三是深入辖区高校(岭师)走访调研,摸清高校垃圾投放点需求,增加垃圾投放点及垃圾运转效率。
在街道纪工委的督促下,寸金社区辖区内目前已建设垃圾投放点46个,垃圾收集亭17个,投放垃圾桶184个,受益居民约3万余人。
污水整治 宿舍小区“安心居”
“你看,那里就是化粪池的位置。”居民林叔一只手指着化粪池,一只手习惯性地去捂住鼻子,又很快放了下来。
现在赤坎区民主街道某公司宿舍区,楼道地面干燥整洁,空气清新,居民悠然进出。很难想象,一个月前,这里污水横流、臭不可闻的情景。
此前,这里的化粪池年久失修、粪水滞留导致污水外溢,86余户居民每天都要掩鼻出行。粪水浸泡,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,但小区既无物业公司管理,又无业委会组织,小区无人管理,民生难题如何破解?赤坎区纪委监委以及民主街道纪工委联合组成下访组,将目光聚焦到某公司退休干部吴经理身上。
吴经理熟悉小区情况,在居民中有较高威信。下访组多次登门拜访与他促膝长谈,怀揣着对小区的深厚情感,吴经理欣然应允,带头组建了“银龄管家团”,两周内完成3次楼道宣讲,唤醒了47名党员居民的“主人翁”意识。
资金会不会被挪用?针对大多数住户的疑虑,在赤坎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,该街道纪工委与司法所建立了调解群,为业主对资金收集共同监管提供保障。
面对顶楼住户“事不关己”、租户拒绝分摊等难题,司法所搭建“流动调解室”,协同社区党支部工作人员、小区楼长、党员志愿者,以“顶楼漏水维修案例”进行类比普法,消除居民疑虑,经过19轮调解,化解矛盾纠纷7起。
面对个别群众的不理解、有顾虑,下访组协调组建了社区网格员+建材公司宿舍楼长构成的“帮帮团”。日常工作中,“帮帮团”采取“情感账户”工作法,通过为独居老人免费检修下水管道等生活小事,用暖心服务换来了“钉子户”的理解支持。后期施工期间,则设立“居民监工岗”,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双达标。
整改前污水外溢的情形
整改后干净整洁的环境
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,宿舍小区成功完成了化粪池清淤和管道更换工作。更让居民开心的是,治理过程中培育出了自治队伍,让小区不仅环境整洁一新,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睦融洽。
“对老百姓来说,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,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。做实基层监督,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。”赤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,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引导群众,发动群众参与,不断增强履职能力,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。”